wbg logo

科普快报

武汉植物园荣获2019年武汉市自然生态课题研学一等奖

  7月13日,武汉市2019年中小学自然生态课题研学结题仪式在常青一中举行。来自武汉市13个中小学的学生代表依次上台进行成果汇报答辩。由武汉植物园负责的《好吃的猕猴桃是怎样长成的》研究课题在13个课题中脱颖而出,荣获2019年武汉市自然生态课题研学一等奖。 


课程主讲导师张鹏(前排左三)领取获奖证书        

  结题活动采取“线下答辩+线上录播”的全新形式,作为全市中小学自然生态课题研学的代表,13个课题的学生代表依次上台进行成果答辩。汇报现场,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课题的同学们结合前期学习的知识,围绕怎样才能培育出心中想要的果大、味甜、无毛的猕猴桃这一目标,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解。课题汇报创新采用了舞台情景剧的表演形式,同学们将课程中学习到的猕猴桃调查、采摘、检测、亲本选择等科学流程通过口语化的形式娓娓道来,还化身农夫和小小育种学家,将猕猴桃杂交育种这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演出来,既让大家理解了育种工作的不易,又让大家对育种的前景充满信心。活泼灵动的表演引得台下掌声不断,也获得了评委老师的高度赞赏与好评。 


课题汇报 

专家点评 

  2019年中小学自然生态课题研学实践活动,由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中科院武汉分院主办,旨在将武汉市中小学自然生态研学引向深入,帮助广大青少年掌握科学知识、应用科研方法、学会科学思维。去年5月,主办方在继续开展全市性、普及型自然生态研学的基础上,在权威研究机构和部属、省属知名高校共遴选出15个自然科学类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研学实践项目组,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为一体的自然生态课题研学实践,希望用研学活动照亮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究之路。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科教中心联动猕猴桃种质资源与育种学科组,积极申报并负责《好吃的猕猴桃是怎样长成的》研学课题,组建了以武汉植物园工程师张鹏、赵婷婷、张凡为主的导师团队。该课题从201997日开始,来自武汉市六所小学的29名同学,在主讲老师张鹏、赵婷婷、张凡的带领下,通过9次共56个课时的学习,学习了猕猴桃的种质资源和育种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学习到的知识模拟了心目中完美猕猴桃的育种过程。课程中,为了让处在小学阶段的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专业性较强的育种流程,武汉植物园导师团队加入了问卷调查、小作文、自制海报、宣传画、舞台剧等简单易懂且形式多样的内容,让同学们不仅自己理解了专业知识,还能在生活中向同学和亲友进行传播。此外,导师们在课程中还特别邀请了五位科研及科普专家与同学们开展面对面交流,点评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使同学们受益颇多。  

课程剪影 

  结题汇报共有13个课题项目参加答辩,活动共设立了两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和七个优秀奖,专家评委通过项目参与度、完成度以及现场答辩表现进行评比。一等奖的斩获,是对武汉植物园多年坚持耕耘科学教育工作的有力肯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武汉植物园一直致力于发挥高端科普资源优势,促进科学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服务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武汉植物园将继续紧密结合园区科研资源,深挖特色资源,研发优质课程,举办有特色、有质量的品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科学、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投身科学。 

  (作者:张凡、张鹏) 

科普开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