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武汉的夏日怎么玩,住在湿地边的孩子有话说。或走进武汉植物园猎奇打卡,坐一坐漂浮在水面的王莲;或登上龟山做个莲蓬灯,上一堂释放压力的自然课。和湿地玩起来,仅夏日可遇。
“快看,我是小青蛙”
上个周末,气温突破了39℃,一大早,武昌区南湖二小三年级的邢焕羽跟着爸妈来到武汉植物园,“听说35公斤以下的小朋友可以体验坐王莲,我想来试试”。
王莲,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拥有巨型奇特的叶片而闻名于世。在武汉植物园中心草坪附近的周家塘水域,种植着四十余株克鲁兹王莲和亚马逊王莲。绿色的叶片硕大圆润,上百个叶片在水面错落排开,蔚为壮观。
一株直径约1.5米的王莲叶片被装饰成为“小舟”漂浮在水面。为了安全起见,工作人员在王莲叶片上放置了轻盈的泡沫板,以平衡叶片的受力范围,分散王莲的压力。小朋友们依次从水中栈道“登船”。
“很兴奋,而且坐上去很好玩。”在掌握了平衡后,邢焕羽开始摆出夸张的造型:抬起一只脚、张开双臂,模仿大鹏展翅。邢焕羽的妈妈忙着拍照,留下特殊的回忆。
“很多刺也很刺激。”璞岸幼儿园大一班的冯逸儒直言,自己就像坐在绿色的小船上晃悠,忍不住用手摸了摸莲叶的背面,感觉它的反面有点扎人,还长了刺。
“快看!我是小青蛙。”一位戴墨镜的小男孩兴奋地把四肢趴在莲叶上,模仿青蛙的姿势。一旁的大人们忍俊不禁,纷纷拿出相机和手机,为他留下童趣的记忆。
孩子们在王莲叶片上或坐或站,十分兴奋。当天,有110名武汉萌娃体验到“水上漂”的快乐。
“天气越热,王莲长得越好”
“就想看他出洋相,这种体验太难得了。”坐在王莲上保持平衡其实并不容易。有个小男孩被抱上莲叶后,开始放声大哭。这时,一旁的大人赶紧拿出相机,对准拍照。
“之前在科普杂志封面看到坐王莲的小朋友照片,就想带她也去坐一下。”周映是4岁小女孩王若鸿的妈妈,她在看到微信公众号上的活动预告后,立马报名了。“虽然外面很晒,还是想带孩子亲近自然,户外活动也能为她打开眼界,更加了解家乡环境。”
漂浮水面的王莲何以能承重?除了提供“水上漂”的体验,武汉植物园还派出专家现场答疑。生态学博士支永威为孩子们解密,王莲的背面就像一把撑开的伞,布满了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粗壮叶脉,主脉上又有若干分支,形成纵横交错、十分牢固的网状骨架,为它提供了强有力的骨架支撑,它的叶脉内部还具有特别发达的通气组织,里面储藏大量空气,这使得每片叶子浮于水面;王莲的正面叶片边缘卷曲,就如船舷一般,阻隔水渗入,这样小朋友坐上王莲,不会沾到水。
“天气越热,王莲长得越好。”支永威介绍,长在亚马逊流域的王莲喜欢潮湿而炎热的环境,还需要宽阔的水面。武汉的湿地资源丰富,并且夏日高温,非常适合它生长。“去年,我们在这片池塘种了30株王莲;今年增加了力度,池塘里的41株王莲全部绽放。目前武汉植物园的王莲大部分都开花了,加起来有50株。花和叶都处于最佳观赏期,欢迎来打卡。”
“戳莲蓬很治愈”
除了稀有物种王莲,湿地里常见的莲蓬也成为孩子们夏天的快乐源泉。8月8日,龟山活动共享空间里,小朋友们上了一堂自然手作课:将干枯的莲蓬做成装饰灯,将湿地的馈赠做成礼物带回家。
“戳莲蓬孔,真的很有趣。”8岁的黄洵美用手指戳莲孔,将莲蓬内部掏空,变成灯罩,然后将带电池的小灯泡放入其中,一个莲蓬灯就做好了。
“感觉很好玩,干枯的莲蓬戳起来像是在戳泡泡板,我会把它带回家放在床头,用来看书。”来自水厂路小学的肖芷夏开心地同自己的作品合影。
“我要把莲蓬灯种在家里向日葵的盆子里。”弘桥小学月湖校区二年级的桂义柯希望能保存好这支特别的莲蓬。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