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2025年湖北省科普亮宝会在武汉植物园热闹举行,活动以科普亮宝的方式集中呈现了湖北在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实力。
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生活 创新点亮未来”为主题,汇聚湖北省地质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比亚迪等4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展出了6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在武汉纺织大学展区,一系列展品颠覆了大众对纺织品的传统认知。曾伴随嫦娥六号登月的玄武岩纤维国旗——通过高科技将坚硬岩石拉丝成仅头发1/3细度的纤维,这面耐温超1000℃的国旗诠释了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更贴近生活的电磁屏蔽面料则用导电网格构建"隐形护甲",现场观众争相体验"信号消失术"。
武汉植物园小志愿 、光谷十一小学生陈楚熙在站台前为游客讲解:“这是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的研究成果,它是阻断电磁波的一种面料,可以阻隔和衰减电磁波的功能性纺织品。它的原理是上面有导电体形成了网格状,电磁波在上面经过反射再反射,它就吸收了电磁波的能量,电磁波没有能量手机就响不了了。”
武汉大学的展位同样人气爆棚,一个拥有 36 个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成为焦点。它能够行云流水般完成行走、跑跳、抓取等复杂动作,还热情地与现场游客互动,展现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成果。华中农业大学展位则重点展示了由院士专家领衔的一系列育种成果。宗橙红橙、倍味美番茄、五彩土豆、板蓝根油菜等特色农产品,充分彰显了湖北农业科技从实验室走向餐桌的强大创新实力。湖北省地质局展位另辟蹊径,通过展示形态各异、颜色斑斓的矿石,为大家揭秘了矿产与我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多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一年级(3)班学生袁灏悦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天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很厉害的发明,有会动的机器人、多种颜色的土豆、可以送快递的无人机……我长大了也想发明可以方便大家生活的东西。”
武汉体育学院一位学生也对记者说:“今天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我意识到武汉不仅高校多、青年学生多,科研实力也很强,武汉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城市。”
此外,湖北省科技馆和武汉市科技馆带来的科技大篷车也成为活动现场的一大亮点,凭借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公众踊跃参与,在娱乐中感受科技的魅力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