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奖励办奖励工作有关规定,现将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推荐项目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于2016年1月15日17时前,以电话、传真、信函等形式向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处反映。
推荐奖种: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项目名称:猕猴桃种间杂交技术体系构建、新品种创制及应用
推荐单位意见:
猕猴桃是我国特有珍稀的果树资源。100多年来,因育种困难,目前国内外猕猴桃产业主栽品种多数为直接从野生优株选育而成,少数则为实生选种、芽变选种培育而成;80年代以前栽陪面积最大的品种‘海沃德’仍是1904年新西兰从中国引种并实生驯化的品种,猕猴桃产业品种改良成为制约全球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猕猴桃作为我院特色农业优势学科,武汉植物园三代专家学者历经20年,率先利用不同猕猴桃物种的“种性”特征选择亲本,创建了猕猴桃种间杂交育种的新技术体系,解决了雌雄异株猕猴桃育种难度大、周期长、效率低等瓶颈问题;培育了以‘金艳’为代表的综合特征性状优良的系列猕猴桃种间杂交新品种6个,解决了猕猴桃果品通常货架期短的市场瓶颈,扩展了猕猴桃周年供应,引领了国际黄肉猕猴桃第二代品种。同时,率先培育了观赏新品种‘江山娇’和‘超红’,实现了100多年来猕猴桃育种的突破。
项目的实施形成了我国猕猴桃研发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完整体系;研发的成果通过新品种特许授权种植生产模式,在四川、河南、贵州、重庆、陕西、湖北、江西、江苏、湖南、福建等主产省实现新品种累计推广19.16万亩,三年累计新增产值86.2 亿元。目前,项目的主要成果‘金艳’成为了世界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一的黄肉新品种,产生了‘佳沃’、‘柳桃’、‘麒麟’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猕猴桃高端品牌。项目的成功完成推动了我国猕猴桃产业的提质增效,彻底改变了国内外猕猴桃产业格局。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推荐材料及完成人资格,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填写要求。推荐前进行了公示,目前无异议。
经评审,建议推荐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项目简介:
猕猴桃作为我国特有雌雄异株多年生的藤本果树,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成为全球性重要水果。目前我国猕猴桃产量世界第一,在世界猕猴桃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猕猴桃产业长期依赖新西兰品种,严重受制于品种单一、产量低、品质差的瓶颈障碍。因其雌雄异株植物的特性使得利用无果实的雄株进行种内杂交育种的盲目性大、成效低,导致猕猴桃育种难度大;而采用家系构建通过姊妹系判断雄性父本对目标性状的贡献则耗时费力、效果甚微。本项目历经近20年,率先利用不同猕猴桃稳定的物种特征性状(简称“种性”,如‘毛花猕猴桃’的耐贮性)选择亲本,解决了猕猴桃种间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瓶颈,培育了以‘金艳’为代表的综合性状优良的种间杂交新品种。项目共计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和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或省级审定新品种6个,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发表相关论文51 篇;本项目研发的 ‘金艳’、‘金圆’、‘满天红’等新品种在四川、河南、贵州等主产省累计推广19.16万亩,三年累计新增产值86.2 亿元,占近五年新增面积的60%以上;改变了国内外猕猴桃产业格局。
客观评价:
1、 国际同行评价
1)猕猴桃种间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建立,系统解决了雌雄异株猕猴桃育种难度大、周期长、效率低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被国际著名猕猴桃专家、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的Ross Ferguson院士评价为:“A breakthrough idea and comprehensive solution for kiwifruit cultivar improvement.”(猕猴桃品种改良突破性的理念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2)对采用种间杂交技术育成的国际上首个猕猴桃种间杂交新品种‘金艳’,国外专家评价为:“An excellent kiwifruit cultivar and provided a new approach for future kiwifruit breeding.” (本研究选育出卓越的猕猴桃品种,为未来猕猴桃育种提供新的方案)。
2、国内同行评价
1)2013年,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院士专家团队开展科技成果鉴定,果树专家邓秀新院士为主任的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为:“本项目建立了猕猴桃种间杂交与自然资源利用相结合的育种体系,选育出了品质优良,且在耐贮性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的种间杂交新品种,整体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湖北省科技厅登记该成果为:原始创新、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目前处于成熟应用阶段(证书编号:XW6ZSG7Q1378435479353)。
2)2015年,本项目的主要成果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3)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2010AA10Z102)”验收专家组评价:‘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利用自然突变带的杂交渐渗果进行筛选利用,培养新品种,比人工杂交选育更经济’。对此,《中国科技成果》作为重要科技成就给予了报道。
4)中国科学院科技查新咨询检索中心对本成果原创性查新结论:国内外尚未见创制猕猴桃果树种间杂交育种新体系的报道;国内外尚未见培育出猕猴桃种间杂交新品种的相关报告。
3、对产业的贡献和认可度
‘金艳’等新品种推广19.16万余亩,占近5年全国新增栽培面积的60%以上,近三年实现经济效益86.2亿元,促进了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升级:
1)依托本项目成果,培育了世界猕猴桃知名企业和4个著名商标。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获得‘金艳’品种的种植权,在四川建立万亩标准化基地,创立了优质品牌“TINGO(天果)”,产品先后获得全球友好农业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2012年后,联想集团控股佳沃公司并购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了“柳桃”、“佳沃” 和“悠然”等品牌商标。2013年众多媒体广泛推介的“禇橙柳桃”(禇时健-励志橙、柳传志-金艳果)被认为是“2013最具分量的礼盒”,推动了中国高端农业新一轮投资和发展热潮(凤凰网)。
2)项目成果造就了蒲江县新兴农业支柱产业-猕猴桃。本项目研发品种‘金艳’2007年引入成都市蒲江县,该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在8年内由300亩激增到10余万亩(‘金艳’占产值的75%),猕猴桃已经成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2010年“蒲江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蒲江县成为世界瞩目的黄肉猕猴桃主产区,猕猴桃作为农业关注点连续6年被写入该政府工作报告。本项目成果作为一项科技成果驱动区域特色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被广泛报道。
3)2014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7台“每日农经”以“蒲江美貌猕猴桃亩收入2万元”为专题报道了’金艳’猕猴桃:农民每亩‘金艳’产量4000斤,采购商每斤5.5元的价格收购,采摘零售价卖10元到25元一斤,一年可以赚二十七、八万元。销售商主要将‘金艳’销售到华北、华东,以及澳洲、新西兰等南半球这些国家。蒲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贵采访称-“蒲江猕猴桃总的种植面积10万亩,金艳’占总产值的75%,种植户户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4)项目选育的观赏新品种‘超红’获得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新品种选育类银奖。
5)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金艳’果实检测结果:可溶性固形物15.3%,总糖5.09%,总酸1.46%,维生素C 98.3 毫克/100克鲜果重,达到优质果的标准。‘金艳’是为数不多已获得GAP有机产品认证产品。
4、学术界认可及影响力
1)项目第一完成人应邀连续4次在国际猕猴桃学术会议上作特邀大会报告(2002-2014)。
2)项目执行期间编撰《猕猴桃研究进展》1-7卷(250万字),成为我国猕猴桃科技主要参考文献。
3)编撰出版的国际首部猕猴桃专属志书-《The Genus Actinidia: A world Monograph》被新西兰皇家科学院Ross Ferguson院士评论为:‘The Genus Actinidia, A World Monograph is an essential reading for anybody interested in kiwifruit and the other Actinidia species. It provides a secur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猕猴桃志》是一本猕猴桃兴趣爱好者的必读书籍,为将来猕猴桃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本底)。
4)在国际园艺期刊HortScience发表特邀综述:“Actinidia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kiwifruit industry in China”(2004)。
5)项目发表的论文获得国内外研究同行的高度关注。例如,猕猴桃古多倍体进化研究从根本上解析了猕猴桃属植物倍性进化机理,在Annals of Botany上作为封面文章进行了亮点评述,被Nature Communication等杂志他引数十次。项目第一完成人与Ross Ferguson撰写的综述论文‘Genetic resources of kiwifruit: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被引用121次。项目主要论文‘ 猕猴桃属(Actinidia) 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被引用79次。
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国内累计推广4个专利新品种19.16万亩,其中‘金艳’品种17万亩;配套技术辐射推广到其他果园43万余亩,涉及企业或合作社40余家、专业种植户3800余户,三年新增产值近86.2亿元、新增利润23.4亿元。其中,成都地区通过引入四川中新农业、联想佳沃等实力企业,以蒲江为中心,推广‘金艳’品种14万余亩,三年新增产值47.52亿元;配套技术30万亩,新增产值24.0亿元(附件33-36)。带动广元和凉山、西峡、重庆、陕西、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福建等地发展5.15万亩,三年新增产值13.71亿元(附件37-39)。另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与联想佳沃、意大利金桃公司签订合约,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金艳’等品种,首期计划发展4500亩,目前在欧盟已种植500亩,品种授权创汇310万元。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植物新品种权 |
金艳 |
中国 |
CNA20070118.5 |
2009年 7月1日 |
第20092504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黄宏文,王圣梅,姜正旺,张忠慧,黄仁煌,龚俊杰 |
有效 |
植物新品种权 |
满天红 |
中国 |
CNA20090901.7 |
2014年11月1日 |
第20144837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王圣梅,黄宏文,钟彩虹,姜正旺,龚俊杰,张忠慧,徐丽云 |
有效 |
植物新品种权 |
金圆 |
中国 |
国S-SV-AC-030-2012 |
2012年3月21日 |
2012年7月1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黄宏文,钟彩虹,王圣梅,龚俊杰,姜正旺,徐丽云,张忠慧,李大卫,韩飞 |
有效 |
植物新品种权 |
金梅 |
中国 |
国S-SV-AJ-015-2014 |
2013年4月26日 |
2013年9月1日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黄宏文,钟彩虹,龚俊杰,李大卫,韩飞,姜正旺,王圣梅,徐丽云 |
有效 |
发明专利 |
猕猴桃花期相遇扦插法 |
中国 |
ZL200510019281.6 |
2008年1月9日 |
第370604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王圣梅,黄宏文,姜正旺,张忠慧,陈绪中 |
保护过期 |
发明专利 |
获得猕猴桃种间远缘杂交后代的胚珠培养法 |
中国 |
ZL200510019345.2 |
2007年12月5日 |
第3625 45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陈绪中,黄宏文,李丽,程中平,张忠慧,姜正旺,王圣梅 |
保护过期 |
发明专利 |
猕猴桃花期相遇水培法 |
中国 |
ZL200510019280.1 |
2008年1月9日 |
第3706 01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王圣梅,黄宏文,姜正旺,张忠慧,陈绪中 |
保护过期 |
发明专利 |
用于猕猴桃杂交群体雌性性别鉴定的SSR分子标记A003 |
中国 |
201410523043.8 |
2015年12月4日 |
2015112500747770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张琼,黄宏文,刘春燕,钟彩虹,龚俊杰 |
有效 |
其他 |
超红 |
中国 |
鄂S-SV-AC-002-2007 |
2008年01月09日 |
2007年第2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有效 |
其他 |
江山娇 |
中国 |
鄂S-SV-AC-003-2007 |
2008年01月09日 |
2007年第3号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有效 |
主要完成人情况:
黄宏文,排名第一,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项目总体设计者和项目负责人,对本项目的主要6个发明均有重要贡献;是植物新品种‘金艳’和所有其他审定品种的主要培育人,是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对“种性”相关目标性状选择技术体系和猕猴桃“天然杂交带”选育技术有重大的贡献。
钟彩虹,排名第二,研究员。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对首个种间杂交新品种‘金艳’的产业化技术研发与推广,‘满天红’、‘金圆’及‘金梅’的选育和产业化推广等有重要贡献。发表相关科学论文10 篇,参与编写著作4部,其中专著《猕猴桃属分类资源驯化栽培》为第二著者,《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为第一副主编,《The Genus Actinidia: A world Monograph》为编委。
姜正旺,排名第三,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是植物新品种‘金艳’的主要培育人,是3 个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是‘金艳’等新品种产业化推广的主要完成人。
刘义飞,排名第四,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是猕猴桃“天然杂交带”选育技术的主要完成人,全面参与野外自然杂交带的发现和定位,杂交个体基因组遗传变异研究分析和相关遗传学研究;是相关10篇科学论文的主要作者。
李大卫,排名第五,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是种间杂种‘金圆’、‘金梅’等新品种的育种人,是猕猴桃“天然杂交带”选育技术的主要完成人,是6篇相关研究论文、3 本专著的主要作者。
张忠慧,排名第六,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为:是种间杂种‘金艳’、‘满天红’、‘金圆’等新品种的育种人,是3 个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是杂交育种论文的作者之一。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本项目第一完成人黄宏文的工作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第四完成人刘义飞的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其他完成人的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在1995年至2013年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工作关系黄宏文于2006年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调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但其目前仍然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研究育种中心和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的固定研究人员。涉及本项目的品种成果、发明专利等主要知识产权均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完成,包括与钟彩虹、姜正旺、李大卫、张忠慧等项目完成人合作完成的‘金艳’、‘满天红’、‘金圆’、‘金梅’等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与姜正旺、张忠慧等合作完成的相关国家发明专利等。
项目第四完成人刘义飞在2002年至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为第一完成人黄宏文),以及在2007年至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工作期间全面参与了本项目的工作。其中,对本发明成果中的天然杂交带育种技术体系发明有主要贡献,与黄宏文、李大卫等项目完成人共同完成了猕猴桃基因渐渗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创建,包括野外自然杂交带的发现和定位,倍性遗传规律研究、杂交个体基因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研究分析和相关遗传学研究等,针对该发明点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0篇,参编著作1部。
联系单位及部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科研处
联系人:王豫兰 刘贵华
联系电话:027—87510670,027-87510392
传真:027—87510670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16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