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 填补中国睡莲育种空白
2016.11.14 | 来源:| 【字号: 】【打印】【关闭

  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Nymphaea)植物的统称,其花色丰富、花期长,有极强的观赏性,不仅因处于最基部被子植物而有着特殊的研究地位,且在人类社会中也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早在19世纪中期,国外已经开展了睡莲的杂交育种工作,1851年英国人Joseph paxton培育出了第一个杂交品种‘Devoniensis’。但中国睡莲育种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末,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黄国振、邓惠勤率先开展,才填补了国内睡莲育种的空白。经过近203代科研人员(黄国振、邓惠勤、倪学明、赵家荣、徐立铭、刘艳玲等)在杂交选育、优良单株筛选与观测记载、种子发芽与幼苗养护、新品种性状记录等大量工作与数据的积累的基础上,我园共选育出120多个耐寒、60多个热带睡莲品种,成为国内培育睡莲新品种最多的研究单位。 

  20世纪60年代起,我园零星收集、引进一些睡莲栽培品种,先后共保育13份种质资源。经过十年沉淀,1987年开始系统地大量收集睡莲种质,包括野外调查、植物园间的引种以及通过种质交换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如收集英国睡莲品种13份、美国睡莲品种27份。至90年代初,我园已收集睡莲品种约100种,包括中国分布的4种野生睡莲:子午莲、雪白睡莲、延药睡莲、柔毛齿叶睡莲,也成为当时国内保育睡莲种质资源最多的植物园之一。  

  睡莲花大色艳,是水体主要的景观花卉,其花期长、适应性与抗逆性强、栽培容易,在水体绿化、美化、净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睡莲在水体生态系统及水景营造中作用的逐步认识,各地对睡莲种苗及栽培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90年代中期,我园通过种质资源评价,从保育的睡莲品种中筛选出一批繁殖系数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种质,如小型睡莲品种‘海芙拉’,中、大型睡莲品种‘克罗马蒂拉’、‘霞光’、‘白仙子’、‘粉牡丹’、‘玛珊姑娘’等。同时,我园科研人员顺应市场需求,成功地将筛选出的优良睡莲种质应用于种苗基地建设、生态污水治理、水体景观营建中。一方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生态水景园或精品睡莲园,打造城市优质水体与景观;另一方面响应政府号召,扶持个体商户,供应种苗并传授栽培技术,建设多个睡莲种苗基地,带动了睡莲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我园也与青岛海洋所附属的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合作,共同出口睡莲种苗,开创了国内睡莲种苗生产与应用及外贸出口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武汉植物园也成为国内各大植物园来引种及个体商户来学习养护、繁殖技术的研究传播基地。 

  直至90年代中期国内尚未开展睡莲育种工作。1996年我园黄国振先生首先走出国门,远赴美国加州Modesto莲园开展合作研究。在这里,他广泛接触睡莲后,决定开展睡莲的杂交育种,并自此填补了我园睡莲育种的空白。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1999年初回国时,黄国振先生已获得较多的优良单株。回国后,他继续在我园开展睡莲育种研究。2002年,黄国振先生培育的‘红宝’、‘艳阳’、‘贵妃’等10个睡莲新品种通过鉴定,这是中国第一批耐寒睡莲品种。2003年选育出13个热带睡莲品种;2005年又有22个耐寒睡莲品种通过成果鉴定;2006年选育出23个耐寒、9个热带睡莲品种;2007年他编著《睡莲》一书,全面介绍了睡莲的形态特征、分类、育种史、栽培管理、品种描述等多个方面。该书是我国第一本全面论述睡莲的专著,首次公布了睡莲的杂交育种技术,提出了睡莲新品种性状记录的要求,从而推动了我国睡莲育种的快速发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园刘艳玲副研究员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睡莲属不同亚属的50份种质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并于2003年培育出热带睡莲新种质‘斑蓝’, 20058月经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新品种;她针对热带睡莲块茎不耐寒且不能在武汉露地越冬的缺点,提出了借助冬季水体和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植物球茎不受冻,从而安全越冬的方法,并于2006年获得“印度红睡莲人工辅助越冬方法”的授权专利。我园赵家荣高级工程师也通过‘福拉威’与‘日出’杂交选育出深黄色、大花耐寒睡莲新种质‘黄鹰’,并于200711月经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 

鉴于我园在睡莲育种、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2011年国际睡莲水景园艺协会(IWGS)授予黄国振先生“世界睡莲名人堂”荣誉;2016年在江苏扬州举办的 “第三十届全国荷花展览会”上,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又授予我园黄国振先生“中国睡莲终身成就奖”荣誉。至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历经3代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育成120余个耐寒、60余个热带睡莲品种,不但填补了我园睡莲育种领域的空白,还带动了睡莲种质收集、种苗繁育与出口、生态水景营建等的快速发展,并在国内睡莲育种领域一直处于引领地位。 

                                                                    (撰稿人:刘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