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g logo

科普快报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科普开放日活动举办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唐代诗人岑参曾用这样诗句,描绘了庭院中猕猴桃藤蔓缠绕的动人景致。九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内的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一景象已演变成一幅更为壮观的丰收画卷——藤架上挂满各种果实,有毛的、光皮的、紫色的、橙色的,这个国内外猕猴桃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基因库,正展现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丰硕成果。

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0日,武汉植物园举办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以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专家讲堂、资源探秘、品鉴体验等形式,向公众展示我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的重大成果,助力推进国家种业振兴行动。

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我国首批通过农业农村部评估的72个国家库圃之一,经过40余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全球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基因型最完整的猕猴桃科研基地。目前圃内保存猕猴桃属植物种质资源1500余份,涵盖全球85%以上的猕猴桃种类,包括200余个栽培品种和3万余株创新种质群体。依托这一宝贵资源,武汉植物园科研团队已成功培育出7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其中46个通过国家审定或授权,约占全球总数的25%在国际高端猕猴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猕猴桃原产中国,国是猕猴桃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大多数猕猴桃物种为我国特有种。当天,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执行主任国家现代柑橘(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猴桃资源岗位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创新利用团队负责人钟彩虹研究员在武汉植物园《楚杉科普讲堂》开讲,她揭秘超级水果猕猴桃的科学与美味为题,系统介绍了猕猴桃从野生资源到餐桌美味的科学历程,以及武汉植物园在猕猴桃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方面的前沿成果。钟彩虹介绍,科技赋能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猕猴桃已经从山间走向全球,实现“野果”到“奇异果”的华丽变身,现在好吃的中国猕猴桃不断涌现,以后的舌尖会更加甜蜜。

作为物种保育和科研基地,平日不对外开放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当天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100多位社会公众作为幸运游客,受邀走进资源圃近距离感受“奇异家族”的多样性这是资源圃里最小的猕猴桃小叶猕猴桃,它的果实直径不到1厘米,重量不足1克。”,“这个身上长了很多的斑点的名叫异色猕猴桃”,“大籽猕猴桃成熟后橘黄色,味道又苦有辣。在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组高级实验师韩飞工程师吕海燕的带领下,公众对猕猴桃的认识又拓宽了边界:有毛的,无毛的;有圆形的也有长条形的;有酸甜可口,也有苦辣难咽的,果然是“奇异家族”。

在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外,一场更直观的猕猴桃果实科普展示吸引了不少公众的目光60种猕猴桃果实在桌子上依次整齐排列,维生素C含量高的阔叶猕猴桃长着尖尖嘴巴的对萼猕猴桃身披白毛的毛花猕猴桃味道麻辣的大籽猕猴桃个头似小枣的软枣猕猴桃,耐贮性极佳的黄肉品种‘金艳’,酸、甜、苦、辣、麻风味应有尽有,绿色、黄色、橘色颜色各异猕猴桃的果实多样性,让公众大开眼界。

活动现场的品鉴区果香四溢,成为最具人气的“甜蜜”打卡点。武汉植物园精选了国家猴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东红’、‘米良1号’、‘金美’等20余个猕猴桃栽培品种供公众品尝。曾获德国柏林国际果蔬展金奖的‘东红’猕猴桃以其浓甜风味征服了不少品尝者,“真甜!”,一位小游客吃完后由衷赞叹。而特早熟黄肉品种‘金美’则以高糖度和独特风味同样赢得青睐。韩飞介绍,‘东红’抗果实软腐病能力强,肉质紧实,风味浓甜可口,耐贮藏,是最优良的红心猕猴桃品种之一;‘金美’作为特早熟高糖猕猴桃新品种,填补了市场空档期。

种质资源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基础。钟彩虹介绍,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一直致力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未来还要继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异性状和基因,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


科普开放中心